-
于轩一的个人条件,老实说不出国的话,在国内也是佼佼者了。
松原市当年那个高考状元,搁谁听了不竖大拇指?清华本科、国内读研读博,这一路学历含金量够硬吧?就这履历,放北京上海那是香饽饽,在松原本地更不得了——咱东北小城虽比不上一线热闹,但论资源倾斜、人脉圈子,状元身份往那一摆,找工作哪用愁?事业单位、国企、高校,哪个不是抢着要?找个对象更不用说,条件相当的年轻小伙子排着队,日子过得体面又踏实。
可她偏选了另一条路。出国读研、定居工作,说是为了见世面、拼事业。咱也不说这选择对不对,毕竟人各有志。可异国他乡的日子哪有想象中光鲜?语言关、文化差、孤独感,哪样不得咬牙扛?好不容易在那边扎下根,以为熬出头了,谁承想碰上个陈立人,把好好的人生搅得稀碎。
你说她图啥呢?国内有现成的好前程,有熟悉的人情暖窝,非要去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。就算真想在国外发展,挑个华人多的城市,或者找个靠谱的伴侣,也不至于落到这步田地。现在倒好,命都没了,之前的努力全打了水漂。
咱也不是说出国不好,可这事儿得看性价比。有些人适合闯世界,有些人守着家也能活得精彩。于轩一的条件,明明在国内能稳稳当当过一辈子,偏要去赌那未知的“更好”。这哪是追求梦想?倒像被什么推着走的棋子,自己都没想清楚棋盘该怎么下。
再想想松原本地的老街坊,谁不记得当年敲锣打鼓放鞭炮庆祝高考状元的场面?那时候她是全家人的骄傲,是整座城的谈资。谁能想到二十多年后,新闻里出现的名字却跟着“悲剧”两个字?命运这东西,有时候真像天气,晴空万里的时候觉得能一直走下去,转眼间就乌云密布,连躲的功夫都没有。
说到底,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,但得看清自己的脚底下踩的是什么地。国内的机会再多,有人觉得挤破头争不过别人;国外的月亮再圆,有人到了才发现照不亮自己的路。于轩一的事儿,与其说是个人的遗憾,不如说是给所有正在做选择的人提了个醒:别光盯着远处的光,脚下的坑也得看清楚了。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2025年全国高考
imgarr举报